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法院动态
防止“一案结多案生”,寻找“公约数”,能动司法促和解
  发布时间:2023-09-05 10:37:12 打印 字号: | |

 “感谢王煜法官及杨志爽法官疏通帮助下才得以顺利执行,随后锦旗送达以示表示感谢!”

   这是案件被执行人高某在收条上坚持写的一句话。  

仅仅给钱,就可以吗?

执行案件有时候把钱要回来,远远不够。关键还是要实质性化解纠纷,从而解决一案结案,又生多案。因继承纠纷,耿家兄妹一纸诉状将继母高某告上了法庭,几年来,这起纠纷经历一审、发回重申、再审程序,相关当事人矛盾逐渐激化。刚接手这个案子,顺城法院执行局承办法官王煜就觉得这个案子“不简单”。单看此案,仅一个执行请求,高某返还给耿家兄妹30万元。经本院查控高某有工资可供执行,那么按部就班扣划多年,即可结案。然而,申请执行人不满意,认为执行速度慢,肯定是法院财产查控不充分。被执行人也情绪激动,并向执行法官细数了“前世今生”,之前耿家兄妹中有一人欠其17万余元未偿还,并且法院判给她的房产,耿家兄妹还占着不给。申请执行人则认为,钱没给,房子凭什么给她。“家事矛盾”“互负义务”“腾迁”等关键词,也预示着该案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目标难度极大。如果让高某另诉排除妨害,无疑再次激化矛盾,一个矛盾再次通过程序“空转”起来。

普法,要普群众感受的“内心法”

如何平衡保护各方面主体合法权益,努力取得执行最好效果,考验着承办法官的政治智慧、法治智慧。双方都有理,“公约数”如何把握?双方立场差距巨大,怎么使双方向对方靠拢,减少分歧?耿家兄妹虽同为申请执行人,但如何普适性的释法明理,也是难点。案卷中,一摞厚厚的笔录,似乎可以给出答案。

司法延伸一点,诉累减少一点。承办法官团队开始了“抽丝剥茧”,以“逢山开路遇水搭桥”的信念,开始解纷长跑。

案件执行一波三折,同时需要兼顾天理、国法、人情。其中,申请执行人各自想法、被执行人情绪激烈均是不可控因素,导致案件多次横生枝节。名医诊疗,用药精准。法官办案,亦应如是。调解室里,顺城法院党组成员冯艳汇同承办法官王煜再次约谈双方,在前期多次沟通的基础上,分析案情、明理释法,逐一厘清法律关系,终至和解达成。所有矛盾纠纷,一体解决。随后,案款到账,房屋交付,历时多年纠纷画上句号。 

理念一新天地宽。今年7月,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,以审判理念现代化统领、引导、促进各项工作现代化,给各级法院立审执工作指明了方向。坚守初心使命,用心用情工作,纾民困、解民忧、暖民心,顺城法院一直在行动。


制作 | 阎美如

文字丨刘   洋

责编丨张久莹

审核丨苏   青


 

来源:顺城法院
责任编辑:顺城法院
电话:024-57567501 地址:主院-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前大路2-2号 诉讼服务中心-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顺城路36-1号